首页 > 宠物趣事

嘉兴空气质量指数 嘉兴雾霾实时查询

全国空气质量实时排名是怎么样的

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9年1-7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全国空气质量排名前10分别是:海口、珠海、丽水、黄山、深圳、中山、拉萨、厦门、舟山、台州。

2019年1-7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0.9%,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155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同比增加9个;PM2.5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

PM10浓度为6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0%;O3浓度为1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4%;SO2浓度为1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4%;NO2浓度为26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CO浓度为1.4毫克/立方米,同比持平。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1-7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46.2%,同比下降6.1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61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3.4%。

北京市1-7月,优良天数比例为59.0%,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5%。

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1-7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4.8%,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4%。

汾渭平原11个城市1-7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54.8%,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59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3.5%。

2019年1-7月,168个重点城市中邢台、临汾、石家庄市等20个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差(从第168名到第149名);海口、拉萨、深圳市等20个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好(从第1名到第20名)。

改进措施:

空气质量不仅关乎人类生存质量,而且也深深影响着地球上其他的生物。因此我们要自觉维护环境保护义务,努力提高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空气质量。

主要有以下措施:

1、建立空气质量监测机制,落实*的环境保护政策。

2、加强工用能源开发,不断替代化石能源。

3、发展太阳能等无*染新能源,扩展人类能源源泉。

4、出台法律规定,严格限制节日爆竹燃放,减少排放有害气体。

5、提供集体送暖,减少取暖成本。

6、勤种树,多开河渠,减少排放*水。

7、使用空气净化器防治室内空气*染。

8、出行时尽量乘坐公交车、地铁,减少私家车使用;安装尾气处理器或使用燃油润滑油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9、对于*染和能耗大的工厂进行改造,对废气、废水等进行无害处理,实现节能减排。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前7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排名公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空气质量

全国空气质量排名是怎么样的

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9年7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排名前10的分别是海口、珠海、丽水、黄山、深圳、中山、拉萨、厦门、舟山、台州。

2019年7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5.4%,同比下降6.9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20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PM10浓度为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5.3%。

O3浓度为146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8.1%;SO2浓度为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NO2浓度为19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1.8%;CO浓度为0.8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7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38.6%,同比下降28.7个百分点,主要*染物是O3;PM2.5浓度为3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9%。

北京市7月优良天数比例为38.7%,同比下降25.8个百分点,主要*染物是O3;PM2.5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9%。

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7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1.9%,同比下降9.9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23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9.5%。

汾渭平原11个城市7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57.2%,同比下降20.8个百分点,主要*染物是O3;PM2.5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4%。

2019年7月,168个重点城市中唐山、晋城、邢台市等20个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差(从第168名到并列第149名);海口、珠海、丽水市等20个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好(从第1名到第20名)。

扩展资料:

2019年上半年全国142城空气质量达标:

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9年1-6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0.1%,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142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同比增加20个;PM2.5浓度为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4%;PM10浓度为6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2%。

臭氧浓度为143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二氧化硫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3%;二氧化氮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一氧化碳浓度为1.5毫克/立方米,同比上升7.1%。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47.5%,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66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4.8%。北京市优良天数比例为62.4%,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4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2%。

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3.6%,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4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1%。

2019年1-6月,168个重点城市中临汾、邢台、石家庄市等20个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差;海口、拉萨、深圳市等20个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好。

从空气质量同比改善程度看,1-6月,168个重点城市中南宁、宿州、肇庆市等20个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相对较好;泰安、大连、临沂市等20个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相对较差。

参考资料来源:中新网-前7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排名公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2019年上半年全国142城空气质量达标

高层住宅住的越高空气质量就越好吗

嘉兴学院生化学院环境工程系的系主任、副教授翟志才博士,就近地面大气*染的分布情况及其对高层住宅的影响作了详细的采访。环境较好的中小城市高层建筑稀疏的地区越到高层空气质量越好“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对于记者的提问,翟教授的回答可谓是简明扼要。

据介绍,在空气质量较好的中小城市,或像嘉兴这样高层建筑并不是太密集的地区,高层住宅与低层住宅相比,高层空气中的灰尘浓度往往会更低一些,空气质量也要更好一些。

翟教授分析:所谓的大气*染物主要包括悬浮颗粒物(PM)和其他气态*染物(以SO2、NO2等为主)。其中,悬浮颗粒物主要包括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沙石、土方、石灰、灰土等;在气流作用下,细微颗粒会悬浮在空气中,但鉴于重力作用,最终还是会落回地面。打个比方,由汽车行驶所造成的地面扬起的灰尘,如果没有被风带走,则经过沉降的反复循环,在近地面的空气中形成高浓度层;在这个高浓度层里,基本上还是越靠近地面浓度越高,而不会贸然位移到30米高空处的。所以,一般情况下,在高层建筑周边的空气里,悬浮颗粒物的密度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也就是说,楼盘越高,空气越干净。此外,大气*染中的其他气态*染物如NO2,主要来源于工厂、汽车尾气的排放。这些*染气体在刚排放出来的时候,往往是浓度最高的;伴随着气流不断扩散而变得越来越稀薄,*染程度也就越来越低。因为汽车尾气等*染的排放,一般都是以地面排放为主的,所以,近地面的低层住宅受*染的程度往往要比高层住宅更严重一些。非常地带“扬灰层”随遇而安。由此可见,在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里的空气,往往是楼层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但是,并非任何地方、所有高层建筑里的空气质量都是随着楼层的增高而呈正态分布的。据翟教授介绍,像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在20~30层高楼密集的地方,鉴于空气中的气流和建筑微环境的影响,也是有可能出现所谓的“扬灰层”的,众多高层住宅的中间位置在街道风“峡谷效应”的作用下,出现一个“*染物高密度区域”。在这个区域里,正常的气流因为受到楼层的阻挡,而在各高层住宅的中间位置形成“回旋”,致使含有灰尘的气流不是平稳移动,而是在高楼之间的某个区间上下“徘徊”,并做较长时间的逗留,由此也就产生了所谓的“扬灰层”。但是,“扬灰层”并不一定就存在于高层的9到11层,它们可谓是随遇而安。因为“其具体高度受诸多方面因素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不同市区甚至不同小区都有差异,这跟灰尘密度、周围建筑高度和气流湍流特性都有关系”。也就是说,即便是在高层建筑密集的地区或城市,不同建筑的“扬灰层”高度也不尽相同。

目前,传言的“扬灰层”完全集中于高层建筑的9~11层(即30米左右的高度)的说法是没有科学理论依据的。除了在高层建筑密集区域,高层住宅有可能形成“扬灰层”,导致空气灰尘密度相对较高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外部环境也会影响住宅空气质量的分布,导致高层住宅的空气质量反而比低层住宅差。翟教授举例说,比如住宅周围有发电厂等固定大气*染源的话,那么刚从高空排放出来的*染废气,浓度相对要高一些,对周边空气的*染也更严重一些,伴随着不断的下降扩散而得到稀释,在这种情况下,住宅低层的空气质量明显要比高层更好一些。鉴于此,专家建议读者朋友在挑选楼房的时候,可以更多地注意一下周边的地理环境和绿化设施。如果可能的话,尽量选择环河、靠水的楼房,因为水对空气有较好的净化作用,一般靠水的楼房灰尘都比较少,空气质量也相对优质一点。

申城的阳光越来越少,灰霾天越来越多。在今年的世界气象日前,上海市气象局城市环境气象中心发布一项研究结果称,进入21世纪以来,本市平均每年有110至140天出现灰霾等低能见度天气,约占全年的三分之一。

气溶胶,还有臭氧,尽管这些灰霾的主要成分肉眼难以觉察,但却在不断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产生威胁。而专家在谈到灰霾与健康的关系时也澄清了市民对灰霾的几大误区:住得越高,不代表空气越清新;每天早起参加锻炼,并非绝对有益身心;而空气优良率越高,也不等于你能看见的蓝天白云越多。

在误区面前,人们需要对身边的空气环境作更深层次的了解。

灰霾*染与楼层高低无关

相比蓝天白云,灰霾天的主要表现就像一层永远散不干净的雾,其主要的大气成分就是气溶胶或臭氧。

随着城市发展,机动车、化工厂等现代社会产物的增量出现,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大量排入大气层,使得气溶胶颗粒批量产生。为了避免这些细小颗粒物沉淀之后带来各种各样的危害,不少人在买房时就有意识地购买高层住宅。然而,“住得越高,空气越清新”的这一招在专家看来,似乎无济于事。

“灰霾*染与高度之间,没有必然的正比或反比关系。”市气象局城市环境气象中心负责人说,大气的流动形势决定悬浮颗粒物的积聚位置。在很多情况下,高度越高,空气里的*染物越少,但遇到逆温现象时,空气会变得“头重脚轻”。

据介绍,逆温现象,即低层大气温度高、密度小,高层大气温度低、密度大,此时大气层结容易发生上下翻滚即“对流”运动,可将近地面层的*染物向高空乃至远方输散。如此一来,在逆温现象出现之时,人们住的楼层越高,就越容易受到*染空气的侵蚀。

灰霾多见早晚交通高峰时早锻炼,一直以来都被人们视为健康生活的一部分。但是,生活在灰霾天频现身影的城市里,出门锻炼之前,专家建议人们先看看户外天气如何再作决定。“当远方的天空并不清晰,视线被灰霾所笼罩时,也许你应该暂停锻炼,这是为了你的健康着想。”气象专家提醒人们,高浓度的灰霾天,一般出现在一天里的早晚出行高峰期间。特别是早高峰,如果大气流动性差,空气里的颗粒物会大量聚集。“体型较大的颗粒物可被人体自动‘过滤’在外,但一些体型细小的颗粒,却能直接穿透皮肤,进入身体内部。”

这并非哗众取宠,而是科学研究的结论:随着颗粒物的体型缩小,它所能到达的人体部位分别为口腔、鼻孔、支气管。而当颗粒物的直径在2微米或以下时,它们甚至可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

针对灰霾天越来越多的趋势,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研室主任宋伟民在昨天的气象日报告会上表示,理论上,当PM2.5(直径2.5微米)的微颗粒物每增加10毫克/每立方米,城市居民的总*亡率将增加0.36%,心血管疾病*亡率将增加0.41%,呼吸系统疾病将增加0.95%。

*染指数未包括细颗粒物

“今年本市蓝天天数一共有……”当人们形容一段时间里的空气质量时,往往喜欢用类似的语言。但事实上,优良的空气质量,并不与蓝天白云一一对应。

记者了解到,去年,本市环境空气质量为优良的天数共有328天,优良率为89.6%,但灰霾天却仍然屡见不鲜。“由于监测标准的问题,空气优良率和人们想象中的蓝天不是同一回事。”气象专家说。

日前,环境保护部*染防治司副巡视员汪键也透露,当细颗粒物已经成为我国大气主要*染物的同时,我国的空气*染指数却并没有将其包括在内。现在,空气*染指数只有三项*染物指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于是,当人们一边得出空气质量为优良的时候,一边却生活在气溶胶漫天飞舞的环境里。

灰霾“吞噬”普照的阳光

事实上,灰霾频现除了让人们的呼吸变得更加“危险”之外,还有另一个明显的副作用——“吞噬”着阳光。

对申城来说,不要说蓝天,就连阳光也变得越来越少。“气溶胶颗粒会使阳光产生折射,因此,当空气里的气溶胶含量越高,阳光折射率越高,最终到地面的阳光就会大量减少。”市气象局城市环境气象中心负责人如此表示。

就在最近两天,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研究得出这样一个共识:在过去50年内,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光下降了10%到20%,地球正在渐渐变暗。而究其原因,空气里的微颗粒物无可卸责。如*灰、硫化物等,这些*染物一边将阳光反射回太空,一边也改变了云团的光学性质,从而使受*染的云团更具反光性。

[名词解释]什么是灰霾

灰霾又称大气棕色云,在《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灰霾天气被这样定义:“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使远处光亮物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微带蓝色。”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3-09-17,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更多房产资讯,政策解读,专家解读,点击查看

本文链接:http://www.cyqvip.com/html/8796599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