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学院邮编(皖西学院算好二本吗)
皖西学院在哪个区
一、皖西学院在哪个区皖西学院是在六安市裕安区,具体地址在安徽省六安市云露桥西月亮岛,该校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综合性公办本科院校,被命名为“第一届安徽省文明校园”。
二、皖西学院简介
皖西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综合性公办本科院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副委员长朱蕴山先生1918年创办的“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2000年3月由原六安师范专科学校、皖西联合大学和六安师范学校三校合并组建。学校坐落在荣膺有“*园林城市”“*级生态示范区”“*人居环境范例城市”“******魅力城市200强”等称号的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六安市。六安依山襟淮,承东接西,区位优越。312、206、105等3条国道,宁西、合九、阜六及沪汉蓉快速铁路通道等4条铁路,沪陕、沪蓉、济广、合阜、合安等5条高速公路纵横全境,距新桥国际机场仅30分钟车程,动车(高铁)从六安到省会合肥仅需24分钟,交通十分便捷,被*交通部确立为陆路交通运输枢纽城市。
学校位于四面环水、风景秀丽的月亮岛上,校园内建筑设施、自然景观、人文气息相映成趣,构成了全国高校中独具特色的“湖中学府”“岛上高校”的滨水生态校园,被网友誉为“最美岛上大学”。
学校现设有15个二级学院,65个本科专业,招生专业57个,校园占地1581亩,总建筑面积逾46万平方米。图书馆总藏量170多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64亿元。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032人,在职教职工1089人,专任教师 893人,副高职称以上人员292人(其中正高71人),硕、博士教师698人,省级高层次人才27人。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与实践应用,坚持以应用型研究为科研方向,注重产学研合作,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强教学。2014年以来,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200余篇,其中被SCI、EI等检索系统收录249篇,出版学术专著、编著59部,编写教材60部。纵向科研项目立项710项,其*家级项目11项,省部级项目240项。学术成果获*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11项。获专利634项,其*家发明专利61项。现有科技创新平台39个,其中植物细胞工程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仿生传感与检测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廉政文化研究中心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省石斛产业化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省羽毛及其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材产业技术体系皖西综合实验站、皖西学院安徽省院士工作站、星火创咖省级众创空间、安徽省中*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工程实验室及特色植物资源大数据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为省级科技创新平台。《皖西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近年来,皖西学院加快改革发展步伐, 2013年4月首批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试点);2014年7月获批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同年获*科技进步二等奖、*教学成果二等奖;2017年获批安徽省院士工作站,中*学学科被遴选为安徽省国内一流学科,大别山特色中*资源保育和开发科研团队被遴选为安徽省高校领军人才团队,获批设立“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5、2016、2017、2018年连续四年获省委综合考核优秀等次,2017年获批为“安徽省第十一届文明单位”;2018年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被遴选为安徽省国内一流学科;获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级专家服务基地”;被命名为“第一届安徽省文明校园”。
学校积极拓展对*流与合作,先后与芬兰、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乌克兰、法国、韩国、菲律宾、香港、*等*和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协作和文化交流关系。
学校秉承“厚德尚能博学创新”的校训,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努力培养面向基层,服务一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地方用得上、留得住,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校坚持以育人为本,注重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重视利用本地区红色文化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筚路蓝缕弦歌不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面向未来,皖西学院坚定不移以,深入贯彻落实*的*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把皖西学院建设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高、办学特色鲜明、服务地方发展能力突出,省内同类院校一流、部分学科专业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新型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皖西学院教务处登录入口
皖西学院教务处*入口地址
皖西学院教务处*:
皖西学院王牌专业比较好的特色专业名单
皖西学院邮编附地址和介绍
皖西学院在哪里附准确地址
皖西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皖西学院教务处电话
皖西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皖西学院有几个校区;
皖西学院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一、皖西学院邮编是多少
皖西学院的邮编为237012,该校地址位于安徽省六安市云露桥西月亮岛,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综合性公办本科院校,是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
二、皖西学院简介
皖西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综合性公办本科院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副委员长朱蕴山先生1918年创办的“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2000年3月由原六安师范专科学校、皖西联合大学和六安师范学校三校合并组建。
皖西学院坐落在荣膺有“*园林城市”、“*森林城市”、“*节水型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级生态示范区”、“*水环境治理优秀城市”、“*人居环境范例城市”、“******魅力城市200强”等称号的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六安市。六安依山襟淮,承东接西,区位优越。312、206、105等3条国道,宁西、合九、阜六及沪汉蓉快速铁路通道等4条铁路,沪陕、沪蓉、济广、合阜、合安等5条高速公路纵横全境,距新桥国际机场仅30分钟车程,动车(高铁)从六安到合肥仅需24分钟,到南京、武汉需1个多小时,到长沙、济南、上海、杭州需3个多小时,到北京、广州需5个多小时,交通十分便捷,被*交通部确立为陆路交通运输枢纽城市。
学校位于四面环水、风景秀丽的月亮岛上,校园内建筑设施、自然景观、人文气息相映成趣,构成了全国高校中独具特色的“湖中学府”、“岛上高校”的滨水生态校园。
学校现设有15个二级学院,64个本科专业,校园占地1581亩,总建筑面积逾46万平方米。图书馆总藏量170多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64亿元。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171人,在职教职工1065人,专任教师691人,副高职称以上人员276人(其中正高65人),硕、博士教师649人,省级高层次人才27人。皖西学院成立后,加快改革发展步伐,2009年被确定为省级硕士学位授权规划立项建设单位和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进入全省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校行列;2011年荣获“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称号;2012年获批为“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2013年4月首批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试点);2014年7月获批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同年获*科技进步二等奖、*教学成果二等奖;2017年获批安徽省院士工作站,中*学学科被遴选为国内一流学科,大别山特色中*资源保育和开发科研团队被遴选为安徽省高校领军人才团队,获批设立“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5、2016、2017连续三年获省委综合考核优秀等次。获批为“安徽省第十一届文明单位”。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与实践应用,坚持以应用型研究为科研方向,注重产学研合作,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强教学。2006年以来,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900余篇,其中被SCI、EI等检索系统收录520篇,出版学术专著、编著92部,编写教材136部。获得厅级以上各类科研项目741项,其*家级项目31项,省部级项目336项。学术成果获*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13项。通过省级成果鉴定31项。获专利668项,其*家发明专利46项。现有科技创新平台38个,其中仿生传感与检测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植物细胞工程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羽毛及其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材产业技术体系皖西综合实验站为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安徽省石斛产业化开发协同创新中心为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廉政文化研究中心为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皖西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学校积极拓展对*流与合作,先后与芬兰、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乌克兰、法国、韩国、菲律宾、香港、*等*和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协作和文化交流关系。
学校秉承“厚德尚能博学创新”的校训,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努力培养面向基层,服务一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地方用得上、留得住,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学校坚持以育人为本,注重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重视利用本地区红色文化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百年皖院苍劲深邃,春风化雨桃李芬芳;筚路蓝缕弦歌不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皖西学院*
皖西学院邮编是237012。
皖西学院位于安徽省六安市,是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综合性本科院校,由原皖西联合大学、六安师范专科学校和六安师范学校三校合并组建。六安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创建,1977年作为安徽师范大学六安教学点,试点培养了首批本科生。
六安师范学校1951年成立,1999年并入六安师范专科学校;皖西联合大学1985年创办。2009年获批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2014年入选安徽省首批“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信息
截至2022年10月,学校有科研创新平台49个,其中,数据智能与大别山乡村振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大别山中医*研究院、仿生传感与检测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石斛产业化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省中*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工程实验室、安徽省林下作物智能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中*生态农业工程研究中心等为省级科研创新平台。
截至2022年10月,学校获*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安徽省社会科学奖、*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等省部级奖励25项。
皖西学院地址
皖西学院地址在安徽省六安市云露桥西月亮岛,邮编是237012。
皖西学院(West Anhui University)是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综合性本科院校,由原皖西联合大学、六安师范专科学校和六安师范学校三校合并组建。
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副委员长朱蕴山先生1918年创办的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
截至2015年3月,该校校园占地1581亩,总建筑面积逾46万平方米。图书馆总藏量近160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8亿元。
设有13个二级学院,54个本科专业,人文地理学为省级重点学科,全日制在校生20262人,教职工1046人。为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立项建设单位。2015年7月成为“大别山革命老区高校联盟”主要成员学校。
2005年至2015年,该校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700多篇左右,其中被各大检索系统收录340篇,出版学术专著、编著60余部,编写教材近百部。
获得厅级以上各类科研项目595项,其*家级项目24项,省部级项目235项。学术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2项,其*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厅级以上奖励52项。30项成果通过了省科技厅、林业厅科技成果鉴定。共获专利140余项,其*家发明专利19项。
本文链接:http://www.cyqvip.com/html/8796582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