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宠物趣事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李宏祥

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有师范类吗

中文当然有师范类专业

安徽师范大学的中文系全国排名30左右吧,古代文学这块实力不错,可以排到前10

*古代文学是安徽师范大学历史最悠久、实力最强的学科之一,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国内古代文学研究的重镇,安徽省首批省级重点学科,2001年以本学科基础组建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诗学研究中心,200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点。

优势和排名:

安徽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是国内古代文学研究的重镇,安徽省首批省级重点学科,国内排名一般都在前10,本研究方向主持过多项*社科基金项目,包括*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唐诗学研究》(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丁放教授主持,资助经费80万元);*名师余恕诚先生(2014年驾鹤西去)等努力积累的学术沉淀将进一步发扬光大!

============================================

安徽师范大学学院传统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其前身是1928年建立的省立安徽大学*文学系,是安徽省高校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四个院系之一,在全国高校中影响深远。著名学者、作家陈望道、刘文典、郁达夫、朱湘、苏雪林、朱光潜、周予同、潘重规、宛敏灏、张涤华、祖保泉、刘学锴、余恕诚等曾先后在中文系(文学院)工作,形成了深厚的优良传统。

办学条件

文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成果突出。现有专职教师79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3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2人;*首届教学名师1人,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奖一二三等奖获得者8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5人,享受*特殊津贴12人,皖江学者3人,二级教授9人,三级教授10人,省级学术与技术带头人5人,省级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9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教坛新秀3人。2010年以来,共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8项,其*家社科基金26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2项。

文学院拥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诗学研究中心)、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语言文学)、1个*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1个*级教学团队(*古代文学)、1门*级精品视频课程(安徽名胜与古典诗词)、2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文学理论、大学语文)、1个*首批教学平台(卓越中学语文教师培养改革)、1个首批省级教改示范专业(汉语言文学)、3个省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秘书学、汉语国际教育)、3个省级教学团队(*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艺学)、1个省级A类重点学科(*语言文学)、6门省级精品课程(*古代文学、文学理论、*现代文学史、古代汉语、秘书学概论、大学语文)、1门省级重点课程(现代汉语)、1个省级刊物(《学语文》)。

文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教师教育类)、秘书学、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学(应用类)、戏剧影视文学等5个本科专业招生;另设有“卓越中学语文教师实验班”,实行小班教学、精英化教育。*语言文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点招生,包含*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心理语言学等8个二级学科点。*语言文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学术硕士学位一级学科点招生,包含*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美学、*古典文献学、语文课程教学论、秘书学与应用写作学、艺术学、戏剧戏曲学等12个二级学科点。语文学科教学、汉语国际教育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招生。

培养特色

文学院以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宽口径的人才为目标,形成了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素养过硬、实践能力突出的人才培养特色。学院开设“学海导航”“与作家面对面”“名师导教”“实务专家”等学术讲座,前文化部部长、著名作家王蒙,《*文学史》主编、著名古典文学专家袁行霈,前*图书馆馆长、著名学者詹福瑞等,均多次来此讲学,形成了校园学术文化活动的品牌效应。

培养质量

文学院在88年的办学过程中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改革开放后毕业的朱良志、邓小军、周啸天、胡晓明、李向农、王国健、谭学纯、陈昌来、陈双新、刘峰杰、沈文凡、彭玉平等人,如今在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名校执教,早已成为全国知名学者;毕业后笔耕不辍的沈天鸿、许春樵、罗巴、凤群、邢思洁等人,早已成为诗坛著名诗人、文坛著名作家;坚持在中学语文教学一线奉献的邓彤、郭惠宇、王屹宇、肖家芸、王晓平等省内外一大批特级教师,也已成为国内知名的教育专家;驰骋商界、辉煌创业的有王大明、徐高潮、余伯诚等知名企业家;闪耀银屏、指点江山的有刘春、吴征、赵焰等媒体精英;还有坚守学术品位、登临“百家讲坛”解读古典名著《水浒》的著名主讲人鲍鹏山……

详情可参见官方网站: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怎么样

文学院还好,住宿运气好的话4人间,运气不好,住拥挤黑暗潮湿的6人间、8人间吧,不过也便宜点

安师大,一本分数线(省外二本),二本毕业生质量,三本和大专的就业待遇!

除安师大毕业生外,可能没多少人信这个的!!

师范类的好一点的能进重点初中教书,多数都只能失业、转行或进培训班,想进省级重点高中,门都没!!报考安师大硕士的基本都是电大、专升本等上来的,生源更差;

安师大优质师资流失太严重了,很多好教师都被上海、浙江、合肥等高校挖走,剩下的多数都是没本事的,也走不了的,整天在那混饭吃的,极个别有能力的也没心思教书,在外社会兼职每年10多万,心思都放*和项目上了;

师范院校太多了,安师大现在在省内都不行了,更别说去省外了,师范竞争激烈,*重点大学师范生稍微好点,像安师大这样的二本,就业越来越差了;生源每年都招不满,研究生更是没人报考,基本上第一志愿报考的学校都给公费的,想想多可怜吧;

最好的英语系,2011届也只有7个人进省重点高中,其他都改行的改行、培训班的去培训班,待遇最好的一个月薪2800,上海!!!非师范的什么人力资源、会计学、财经学什么的都是垃圾中的垃圾,教师都是很差学校毕业的,就业也没相关单位去学校;

学校口碑不好,就业也不好,还是看看安徽大学等211或者省外就业好的学校吧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学术研究

文学研究所、语言研究所、古籍整理研究所、美育与审美文化研究所、艺术文化学研究中心等5个研究所(中心)。

诗学中心:*诗学研究中心安徽师范大学*诗学研究中心(Chinese Poetry Research Center of Anhui Normal University)成立于2000年,2001年3月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心组建以来,本着文献研究与理论研究并重的宗旨,注重诗学的文学研究本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广泛吸收多学科的理论方法,促进传统诗学向现代转换,为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在文献研究(包括历史文献与地方文献)、理论研究和诗人诗作研究等方面都取得突出的成绩。中心的成果先后荣获*图书奖一项、全国古籍整理研究成果一等奖两项,安徽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安徽省图书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一项。中心成立以来,承担了省部级以上项目30余项,其*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教育部重大项目7项,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10余项。在国内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了《安徽师范大学*诗学研究中心学术丛书》、《安徽师范大学*诗学研究中心鉴赏丛书》、《*诗学研究》等丛刊,出版专著20余种。具有*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古代文学博士点,*文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下设1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现当代文学、美学、*古典文献、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文学科教学论、语文学科教育学),一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诗学研究中心),一个首批省级教改示范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二个省级重点学科(*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四个校级重点学科(*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和三个省级精品课程(文学理论、*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史),一个省级重点课程(现代汉语),一个省级刊物《学语文》。学院设立省部共建重点研究基地*诗学研究中心1个,完成*社科基金项目多项,其*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一项(2012年度*社会科学基金第三批重大招标项目,丁放教授的《唐诗学研究》获准立项,资助经费80万元)。【备注:*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是现阶段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层次最高、资助力度最大、权威性最强的*级*基金资助项目。】

专著:2000-2006年共出版各类著作172部,其中专著90部。

课题:2000—2006年各类课题共立项206项,其*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38项,厅局级项目89项,校级项目71项。

论文:2000—2006年共发表论文1136篇,其*家重点级论文135篇,*级论文147篇。

学术:一、2000年以来我院先后邀请一百多位全国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

二、2000年以来我院先后20次举办了国际性和全国性学术会议。 2000年以来,文学院加强了对外学术交流,先后与港台以及美国、日本、韩国、泰国、尼泊尔、新加坡、土耳其、罗马尼亚等地区和*的高校、科研单位建立了文化教育交流关系,连续主办了第13次全国《三国演义》学术研讨会、第11次全国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第一、第二次*诗学研讨会、2001年国际华文诗歌研讨会、*李商隐研究会第六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三次国际老舍研讨会等等全国以及国际性学术会议,促进了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

2011年11月4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召开了2011*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理事研讨会,会议由*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主办,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和皖江学院承办。*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会长蒋承勇教授以及来自全国各高校的专家学者近20人,安师大副校长李进华教授,皖江学院常务副院长闫蒙钢教授,校教务处副处长刘桂云研究员,文学院院长丁放、*委*余大芹、外国文学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了会议。

本文链接:http://www.cyqvip.com/html/8796549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