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服务技巧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 东华理工期刊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不是地质类核心期刊

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应指专业核心期刊,即属于某专业或行业的核心性刊物。确定核心期刊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项,其一主办机构的权威性,其二文章作者的权威性,为了避免马太效应,还要看其三,文章的被引用率及文献的半衰期(测定文章内容新颖性的指标,一般科技文献半衰期较短,社科文献则较长)。

地质类的期刊:

采矿技术

地层学杂志

地理科学

地质与勘探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工程地质学报

*地质

地球科学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物探与化探

世界有色金属

国土资源情报

工程勘查

等等

江西东华理工大学排名

江西东华理工大学2021年在全国本科院校排名第284位。

东华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简称东华理工,创办于1956年,是*核工业第一所高等学府,学校现有南昌、抚州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500余亩。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为核成立、因核成名、以核成势”的发展思路,加速内涵发展、强化学科特色,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我国核大国地位的确立、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被誉为“*核地学人才摇篮”和“世界原子能事业的宝贵财富”,为*国防军工事业和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近25万名各级各类专业人才,其中包括*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和一大批*部门领导、商界精英、科技领军人才和高级技术专家。

学校现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院士工作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现有69个本科专业,其中58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

东华理工大学学术资源:

1、截至2020年9月,学校拥有图书馆2个,图书馆总面积达到35221.0平方米,阅览室座位数4000个;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235.31万册,生均纸质图书88.46册;拥有电子图书1976000册,学位论文355.69万册,音视频23468小时;拥有数据库22个。

2、《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江西省教育厅主管,东华理工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栏目有地质与核资源、应用地球物理与核科学技术、土木工程与水文地质、测绘工程、应用化学与核化工等。

华林甫的学术成果

1.《*地名学源流》,独著,37.0万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2002年重印。2010年再次重印。这是笔者*承担并完成*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地名学源流》(批准号:94CZS004)的最终研究成果。书评见《学术界》2002年第5期。

2.《*地名学史考论》,独著,18.1万字,博士学位论文修改稿,列入*史学会的“东方历史学术文库”,2002年2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3.《*历史地理学–综述》,独著,38.0万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

4.《英国*档案馆庋藏近代中文舆图》,独著。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9年3月。这是笔者*承担并完成*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英国*档案馆收藏传统中文舆图专题研究》(批准号:04BZS021)的最终研究成果。定价4200元。书评见《地理研究》2011年第1期、《历史地理》集刊第二十六辑。 5.《清代以来三峡地区水旱灾害的初步研究》,1.5万字,载《*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6.《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Floods and Droughts in the Three Gorges Since the Qing Dynasty》,署名“Hua Linfu”,一万多词,载《Social Sciences in China》(英文版《*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7.《*历代更改重复地名及其现实意义》,3万字,载《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

8.《英藏清军镇压早期太平天囯地图考释》,1.5万字,载《历史研究》2003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近代史》转载。

9.《论先秦时期我国地名学的特点》,1.3万字,载《湖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10.《论两汉时期*地名学的奠基》,1.7万字,载《*史研究》1996年第2期。被收入*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地理》1996年第11期。

11.《论应劭、圈称的地名学贡献》,0.7万字,载《中州学刊》1996年第6期。被收入*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地理》1997年第2期。

12.《略论<华阳国志>的地名学成就》,0.4万字,载《西南师大学报》1996年第1期。被收入*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地理》1996年第5期。

1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名学成就》,2.5万字,载《历史地理》第14辑(1998年8月,上海人民出版社)。

14.《论郦道元<水经注>的地名学贡献》,1万字,载《地理研究》1998年第2期。

15.《论唐代的地名学成就》,2.1万字,载《自然科学史研究》1997年第1期。被收入*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地理》1997年第4期。该文于1999年1月获*史学会“*古代史优秀论文奖”。修订稿已收入《纪念史念海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陕西师大出版社,2012年)。

16.《<元和郡县志>的地名学研究》,1.6万字,载《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被收入*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地理》1999年第8期。

17.《略论敦煌文书的地名学意义》,0.5万字,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2期。

18.《<通鉴·唐纪>胡注地理正误》,0.5万字,载《历史地理研究》第二辑(1990年)。

19.《<通鉴>胡注地理失误举例》,1.3万字,载《史学史研究》1995年第4期。

20.《论胡三省注<通鉴>地名的得与失》,1万字,载《浙江学刊》1997年第5期(1997年9月25日出版)。

21.《简论<元一统志>的地名学价值》,0.5万字,收入《东北亚历史地理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22.《郭子章及其<郡县释名>述论》,1.3万字,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3期。

23.《略论<通鉴注商>的地名学价值》,0.3万字,载《安徽史学》1999年第4期。

24.《略论吴卓信<汉志补注>的地名学价值》,0.4万字,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1期。

25.《论民国时期*地名学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3万字,载《历史地理》集刊第15辑(1999年10月,上海人民出版社)。

26.《*古代地名学理论的初步探讨》,1.7万字,《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第4期。

27.《唐河中府始置年代辨正》,0.3万字,载《*史研究》1998年第4期。

28.《点校本<元和郡县志>指瑕》,0.2万字,载《书品》1997年第3期(1997年9月出版)。

29.《<读史方舆纪要>地名正误》(浙江省部分),0.5万字,载《书品》1998年第6期。

30.《唐代两浙驿路考》,0.8万字,载《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31.《*古代地名渊源解释发展原因的分析》,1.2万字,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2期。

32.《唐诗研究中的地名正误》,0.4万字,载《*诗学》第六辑(由蒋寅研究员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

33.《“钱塘”辨证》,0.2万字,《杭州研究》1998年第2期。

34.《(*)历代五金生产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2.5万字,载邹逸麟教授主编《*历史人文地理》第七章第五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9771026),科学出版社,2001年4月。

35.《三峡地区的历史自然灾害》,敝人撰写2.0万字,载陈可畏研究员主编《长江三峡历史地理之研究》第四章(*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全书26.7万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

36.《论*地名文化对朝鲜-韩国半岛的影响》,1.5万字,载《*文化研究》2001年冬季号。

37.《略论*地名文化对越南的影响》,1.1万字,载《南洋问题研究》2001年第2期。

38.《清代考据学派的地名学贡献》,3.5万字,刊《*文史论丛》2001年第2辑(总第66辑)。《*社会科学文摘》2002年第1期摘录。

39.《*自治区宜改名自治省》,0.5万字,《*方域》2001年第3期。

40.《*县级政区通名宜划一》,0.6万字,《*方域》2003年第1期。

41.《市辖区名称存在的问题》,0.5万字,《上海地名》2001年第2期。

42.《*直辖市通名改革研究》,1.2万字,《*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43.《政区研究应该打破古、今界限》,《江汉论坛》2005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11期转载。

44.《*历代分省模式探讨》,第一作者(与成崇德教授合作),《*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45.《*政区通名改革刍议》,收入《历史环境与文明演进——2004年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5年12月。

46.《<嘉庆重修一统志>陕西统部的编纂过程》,1.2万字,收入《面向新世纪的*历史地理学——2000年国际*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页250~269。齐鲁书社,2001年10月。

47.《档案所见<嘉庆重修一统志>贵州统部的编纂过程》,1.1万字,收入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第一辑),页421~434。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

48.《道光年间<一统志>各省定稿进奏时间》,《历史地理》第20辑(2004年)。

49.《“*”名称考》,0.2万字,《北京日报》2000年9月18日。后收入《史家谈古论今》第130至133页,同心出版社,2001年8月。

50.《重庆直辖市简称“渝”的商榷》,0.2万字,《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51.《简析<历代国都图>的古都学价值》,《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年第五卷第1期。

52.《<隋书>郡县封爵研究》,0.5万字,载《北朝研究》1991年下半年刊。

53.《<隋图经>辑考》,收入《2004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4月。

54.《唐亩考》,0.6万字,载《农业考古》1991年第3期。被收入*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22《魏晋南北朝隋唐史》1992年第3期。

55.《唐代粟、麦生产的地域布局初探》,4万字,连载《*农史》1990年第2、3期。该文于1996年2月荣获谭其骧院士禹贡基金会“优秀青年论文奖”。硕士论文一部分。

56.《唐代水稻生产的地理布局及其变迁初探》,2万字,载《*农史》1992年第2期。硕士论文一部分。

57.《唐代粮食作物分布与自然环境制约》,1.2万字,载《历史地理》第12辑。硕士论文一部分。

58.《论唐代宰相籍贯的地理分布》,1万字,载《史学月刊》1995年3期。被收入*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21《*古代史(一)》1995年第7期。

59.《<括地志>辑本校读》,0.5万字,载《文献》1991年第1期。

60.《<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写作年代考》,0.3万字,载《敦煌研究》1991年第4期。

61.《<姓氏录>写作年代考》,0.6万字,载《敦煌研究》1995年第4期。

62.《唐代的地名整理》,0.4万字,《*地名》1991年第3期。

63.《我国历史上的地名避讳》,0.3万字,《地名知识》1992年第2期。

64.《我国古代的双附郭县》,0.4万字,《*方域》1993年第6期。

65.《简论我国的单名县》,0.4万字,《*地名》1994年第2期。

66.《慈溪地名探微》,0.2万字,《*地名》1995年第5期。

67.《盛弘之<荆州记>述略》,0.3万字,《*方域》1996年第4期。

68.《梁份评传》,0.6万字,收入谭其骧院士主编《*历代地理学家评传》第三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

69.《<滇黔赴京驿站册>初探》,0.7万字,载《贵州文史丛刊》1994年第2期。

70.《西湖珠光照杭州》,0.5万字,台北《历史月刊》第75期(1994年)。

71.《英国档案馆收藏的近代*舆图》,《地图》2005年第1期。修改稿收入黄爱平、黄兴涛联合主编的《西学与清代文化》(论文集)页454-464。*书局,2008年1月。

72.《关於<皇朝地理志>的几点初步认识》,台北故宫《学术季刊》2007年春季(第24卷第3期)。

73(1).《隋唐<图经>辑考》(上),台北:政治大学《历史学报》第27期(2007年5月出版)。

73(2).《隋唐<图经>辑考》(下),台北:政治大学《历史学报》第28期(2007年11月出版)。

74.乐史《太平寰宇记》的地名学贡献,载《东华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1页至第6页。

75.近两年清史地理研究点评,载《清史研究》2008年第2期。

76.地名:政治的晴雨表,载《*地名》2008年第2期,页42-44。

77.新修《清史·地理志》的学术理论与编纂实践,载《清史研究》2008年第3期。

78.关于编绘《清史地图集》的建议,载《庆贺朱士光教授七十华秩暨荣休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8年4月。

79.《括地志》辑本二题,《汉唐盛世的历史解读——汉唐盛世研讨会论文集》(第112~119页),*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

80.东汉军事地理三论,《荆楚历史地理与长江中游开发——2008年*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94~208页),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

81.十幅晚清广州舆图解读,载《图说城市文脉——广州古今地图集》(第62~71页),广东省地图出版社,2010年1月。

82.清前期“属州”考,载《清代政治与*认同》(上册,第169~214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3月。

83.清直隶省地理沿革考辨释例,收入《谭其骧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第506~52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

84.《大黄江圩兵防舆图》绘成日期之考证,收入周长山等主编《历史·环境与边疆——2010年*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77~82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

85.论杨守敬考证《隋书ž地理志》的成就与不足,载《江汉论坛》2012年第7期。

86.《本草纲目》释地八说,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87.《1990年*历史地理研究概况》,1.1万字,载《*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11期。被收入*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地理》1992年第2期。

88.《1991年*历史地理研究概述》,0.8万字,载《*史研究动态》1992年第11期。被收入*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地理》1992年第12期。

89.《1992年*历史地理研究综述》,1.1万字,载《*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10期。被收入*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地理》1994年第1期。

90.《1993年*历史地理研究概述》,同上1.1万字,载《*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10期。被收入*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地理》1994年第1期。

91.《1994年*历史地理研究概述》,1万字,载《*史研究动态》1995年第11期。

92.《1995年*历史地理研究概述》,1.2万字,载《*史研究动态》1996年第8期。

93.《1996年*历史地理研究综述》,1.2万字,载《*史研究动态》1997年第9期(1997年10月出版)。被收入*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地理》1998年第1期。

94.《1997年*历史地理研究述评》(与辛德勇先生合作),1.2万字,载《*史研究动态》1998年第7期。被收入*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地理》1998年第9期。

95.《1998年*历史地理研究述评》,1万字,载《*史研究动态》1999年第11期。

96.《*历史地理学的新进展》(第一作者,与曹树基教授合写),1万字,载《*历史学年鉴》(1999年)。三联书店,2002年5月出版。

97.《2000年*历史地理研究概述》,1万字,载《*史研究动态》2001年第9期。

98.《二十世纪*历史地理学概述》,0.2万字,《光明日报》2000年11月10日第五版。此文在网上被多处转载。

99.《二十世纪的*历史地理学》,1.2万字,《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1年第3期。

100.《二十世纪*历史地理学的成就》,1.1万字,《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101.《二十世纪的*历史地理研究》(与葛剑雄教授合写,第二作者),4万字(敝人撰写2.4万字),载《历史研究》2002年第3期。

102.《近三十年*历史地理学研究》(与葛剑雄教授合写),收入张海鹏主编《*历史学三十年》一书。*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103.《五十年来*历史地理学的发展》(与葛剑雄教授合写),2.0万字,载*《汉学研究通讯》2002年第4期。

104.《近年来<禹贡>研究述略》,0.6万字,《*史研究动态》1989年第10期。

105.《二十世纪的*古都研究》,《*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1辑。

106.《*历史地理学理论研究的现状》,《*史研究动态》2005年第9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K9《地理》2006年第1期收录。

107.《二十世纪正史地理志研究述评》,《*地方志》2006年第2期。

108.《*历史农业地理研究的世纪回顾》,《经济地理》2006年第5期。

109.《隋唐五代政区研究述评》,《*史研究动态》2008年第8期。

110.历史地理研究(学术评论),收入陈高华、张彤主编《20世纪*社会科学–历史学卷》第三章第11节(第216~224页)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

111.*历史地理文献研究的主要成就(学术评论),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第3期。敝人为《2001~2010年*历史地理研究回顾与评论》召集人之一,拙文系该组论文之一。 112.《钓鱼岛主权属*》,署名“天良”,2000字,载《历史学习》1995年第9期。

113.《清朝历史上的八级地震》,刊于《光明日报》2008年6月22日第七版。

114.《地名史话》(列入“*文明史话丛书”),10万余字,署名“林頫”,1994年完成,*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1月才出版。*盗版系由名为“*”的出版社於2004年11月印行。

115.《插图本*地名史话》,齐鲁书社,2006年1月。

116.《银色巨龙——长江》(与卫家雄先生合作),10万字,*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8月;《长江史话》(与卫家雄先生合作,“*文明史话丛书”之一),出版社、出版时间同前。

117.《社会历史博物馆》(*虚拟博物馆丛书之一),主编和全部文字(16万字)的撰稿人,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

118.《天下奇观——钱塘潮》,2000字,收入复旦大学《旅游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6月)。

119.《我国省市自治区名称、简称的来历》,署名“天良”,1万字,连载于《历史学习》1994年第8、9、10期。

120.《*历代王朝名称与地名》,署名“天良”,4000字,《历史学习》1995年第1、2期。

121.《唐代的一首地名诗》,1500字,《地名集刊》1991年第1期。

122.《遍地宝藏——自然资源篇》(与太太薛亚玲女士合作),13万字,解放军出版社,1998年9月。

123.《植物与*地名的变迁》,0.7万字,载《*读书报》2000年9月30日。

124.《帝王心境在地名上的折射》,0.2万字,载《寻根》2000年第2期。

125.《“*”名称和*历代疆域的演变》,1.7万字,系林甘泉先生主编《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历史二十五讲》之一,**校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

126.《与<*地理学史>(上册)商榷》,2000字,载《读书》1985年第7期。

127.《<北方移民与南宋社会>简介》,1500字,载《*史研究动态》1994年第2期。

128.《<绍兴师爷>简介》,1000字,署名“少鹏”,《*史研究动态》1995年第11期。

129.《<两湖平原开发探源>简评》,1000字,署名“天良”,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2期。

130.《古地图的精品——介绍<*古地图精选>》,1500字,载《*史研究动态》1997年第4期。

131.《<东北历史地理研究>简介》,署名“吴越”,0.3万字,载《*史研究动态》1999年第6期。被收入*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地理》1999年第8期。

132.《江南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新收获——评冯贤亮著<明清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与冯季昌合作,第二作者),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2期。

133.《<西域地名考录>序》(该书由钟兴麒先生编著,*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134.《中外行政区划比较研究》,合著(第三作者,合作者为:刘君德教授、冯春萍博士、范今朝博士),敝人承担12.5万字(全书43.9万字),《行政区经济与政区改革》丛书之五,2002年5月,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 135.《*历史地理学五十年》(华林甫编),49.7万字,已由学苑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责任编辑:郭强副编审),2002年11月重印,2005年10月增订版。该书书评见吴松弟《*历史地理学的半世纪回顾》(《*读书报》2001年7月11日第7版、《*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3辑第97~98页)。

136.《二十世纪*学术文存·历史地理卷》(葛剑雄、华林甫合编),40万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责任编辑:漆咏德博士)。此书由导论、选文、索引三部分组成,前两部分系合作完成,索引(3.5万字)系华林甫*编纂。

137.《〈隋书·地理志〉汇释》(华林甫、赖青寿、薛亚玲三人合作编著),80万字,系谭其骧院士主编“正史地理志汇释丛刊”之一,计划将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责任编辑:董龙凯、张利)。

138.承担史为乐研究员主编《*历史地名大辞典》浙江部分撰稿,约15万字,2005年3月由*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获*出版*奖、郭沫若历史学奖。①以上除第44、94、96、101、102、103、116、122、132、134、136、137、138十三项系与别人合作之外,其余所有的研究成果均系本人*完成。

②此目录尚未包括敝人编绘的《***历史地图集》内文化图组、军事图组的若干图幅(待出版)。

③拙作关于1990年度、1991年度、1992年度、1993年度、1994年度、1995年度、1996年度、1997年度共八篇历史地理学学术动态文章,被译成韩文,刊载于韩国《文化历史地理》年刊第8、9、10、11号上(1997~1999年)。

④统计截止时间:2012年12月31日。

东华理工大学排名

江西东华理工大学2021年在全国本科院校排名第284位。

东华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简称东华理工,创办于1956年,是*核工业第一所高等学府,学校现有南昌、抚州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500余亩。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为核成立、因核成名、以核成势”的发展思路,加速内涵发展、强化学科特色,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我国核大国地位的确立、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被誉为“*核地学人才摇篮”和“世界原子能事业的宝贵财富”,为*国防军工事业和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近25万名各级各类专业人才,其中包括*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和一大批*部门领导、商界精英、科技领军人才和高级技术专家。

学校现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院士工作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现有69个本科专业,其中58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

东华理工大学学术资源:

1、截至2020年9月,学校拥有图书馆2个,图书馆总面积达到35221.0平方米,阅览室座位数4000个;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235.31万册,生均纸质图书88.46册;拥有电子图书1976000册,学位论文355.69万册,音视频23468小时;拥有数据库22个。

2、《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江西省教育厅主管,东华理工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栏目有地质与核资源、应用地球物理与核科学技术、土木工程与水文地质、测绘工程、应用化学与核化工等。

本文链接:http://www.cyqvip.com/html/8796523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