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服务技巧

双软认证代理机构,南京双软认证如何申请

向什么部门提出双软认证

*品 GMP认证工作程序

1、职责与权限

1.1**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全国*品 GMP认证工作。**品监督管理局*品认证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局认证中心”)承办*品 GMP认证的具体工作。

1.2省、自治区、直辖市*品监督管理局负责本辖区*品生产企业*品 GMP认证申报资料的初审及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2、认证申请和资料审查

2.1申请单位须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品监督管理部门报送《*品 GMP认证申请书》,并按《*品 GMP认证管理办法》的规定同时报送有关资料。省、自治区、直辖市*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在收到申请资料之日起 2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并将初审意见及申请材料报送**品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司。

2.2认证申请资料经局安全监管司受理、形式审查后,转交局认证中心。

2.3局认证中心接到申请资料后,对申请资料进行技术审查。

2.4局认证中心应在申请资料接到之日起 20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查意见,并书面通知申请单位。

3、制定现场检查方案

3.1对通过资料审查的单位,应制定现场检查方案,并在资料审查通过之日起 20个工作日内组织现场检查。检查方案的内容应包括日程安排、检查项目、检查组成员及分工等。在资料审查中发现并需要核实的问题应列入检查范围。

3.2局认证中心负责将现场检查通知书发至被检查单位,并抄送其所在地省级*品监督管理部门、检查组成员所在单位和局安全监管司。

3.3检查组一般不超过 3人,检查组成员须是**品监督管理局*品 GMP检查员。在检查组组成时,检查员应回避本辖区*品 GMP认证的检查工作。

4、现场检查

4.1现场检查实行组长负责制。

4.2省级*品监督管理部门可选派一名负责*品生产监督管理的人员作为观察员参加辖区*品 GMP认证现场检查。

4.3局认证中心负责组织 GMP认证现场检查,并根据被检查单位情况派员参加、监督、协调检查方案的实施,协助组长草拟检查报告。

4.4首次会议内容包括:介绍检查组成员;声明检查注意事项;确认检查范围;落实检查日程;确定检查陪同人员等。检查陪同人员必须是企业负责人或生产、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熟悉*品生产全过程,并能准确解答检查组提出的有关问题。

4.5检查组须严格按照检查方案对检查项目进行调查取证。

4.6综合评定检查组须按照检查评定标准对检查发现的缺陷项目进行评定,作出综合评定结果,拟定现场检查的报告。评定汇总期间,被检查单位应回避。

4.7检查报告须检查组全体人员签字,并附缺陷项目、尚需完善的方面、检查员记录、有异议问题的意见及相关资料等。

4.8未次会议检查组宣读综合评定结果。被检查单位可安排有关人员参加。

4.9被检查单位可就检查发现的缺陷项目及评定结果提出不同意见及作适当的解释、说明。如有争议的问题,必要时须核实。

4.10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目及提出的尚需完善的方面,须经检查组全体成员及被检单位负责人签字后,双方各执一份。

4.11如有不能达成共识的问题,检查组须作好记录,经检查组全体成员及被检单位负责人签字后,双方各执一份。

5、检查报告的审核

局认证中心须在接到检查组提交的现场检查报告及相关资料之日起 20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核意见,送**品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司。

6、认证批准

6.1经局安全监管司审核后报局领导审批。**品监督管理局在收到局认证中心审核意见之日起 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6.2对审批结果为“合格”的*品生产企业(车间),由**品监督管理局颁发《*品 GMP证书》,并予以公告.

*品 GMP认证

一、关于*品 GMP认证:

《*品 GMP证书》有效期为 5年。新开办*品生产企业的《*品 GMP证书》有效期为 1年。*品生产企业应在有效期届满前 6个月,重新申请*品 GMP认证。新开办*品生产企业《*品 GMP证书》有效期届满前 3个月申请复查,复查合格后,颁发有效期为 5年的《*品 GMP证书》

二、 GMP认证所需资料:

1.*品 GMP认证申请书(一式四份);

2.《*品生产企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复印件;

3.*品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自查情况(包括企业概况及历史沿革情况、生产和质量管理情况、前次认证缺陷项目的改正情况);

4.*品生产企业组织机构图(注明各部门名称、相互关系、部门负责人);

5.*品生产企业负责人、部门负责人简历;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学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登记表,并标明所在部门及岗位;高、中、初级技术人员占全体员工的比例情况表;

6.*品生产企业生产范围全部剂型和品种表;申请认证范围剂和品种表(注明常年生产品种),包括依据标准、*品批准文号;新*证书及生产批件等有关文件资料的复印件;

7.*品生产企业周围环境图、总平面布置图、仓储平面布置图、质量检验场所平面布置图;

8.*品生产车间概况及工艺布局平面图(包括更衣室、盥洗间、人流和物流通道、气闸等,并标明人、物流向和空气洁净度等级);空气净化系统的送风、回风、排风平面布置图;工艺设备平面布置图;

9.申请认证型或品种的工艺流程图,并注明主要过程控制点及控制项目;

10.*品生产企业(车间的关键工序、主要设备、制水系统及空气净化系统的验证情况;检验仪器、仪表、衡器校验情况;

11.*品生产企业(车间)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文件目录。

三、*品 GMP认证工作流程

1.申请认证企业

2.省*品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处

3.**品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司

4.**品监督管理局认证中心

5.**品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司

申请双软认证需要什么资格

企业要申请双软认证,需要满足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进行软件企业认证,二是进行软件产品登记.”双软认证”是依据相关政策的法规对软件的产品及企业进行资格的认证,*进行双软认证目的是鼓励软件产业发展,改善我国的软件企业的发展环境.在具备这两个条件的同时,才可以进行双软认定,那么企业经过双软认定主要条件是什么呢?

1、在*境内依法注册的居民企业,企业注册年度与申报年度必须存在跨年.

2、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关系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职工人数占企业当年月平均职工总人数的比例不低于40%.其中研究开发人员占企业当年月平均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20%.

3、企业软件产品开发销售(营业)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一般不低于50%(嵌入式软件产品和信息系统集成产品开发销售(营业)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40%).其中软件产品自主开发销售(营业)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0%.

4、主营业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5、具有与软件开发相适应软硬件设施等开发环境.

双软认证需要准备的材料:

1、软件产品认证提供材料清单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以及企业法人的*

(2)拥有知识产权的有效证明(至少一个软件着作权)

(3)相关规定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需要企业配合软件产品检测以及产品性能的填写等)

(4)软件产品销售证明材料(软件产品的销售合同以及对应的发票)

(5)其他材料(含企业的奖项和其他资质证明材料)

2、软件企业认证提供材料清单

(1)企业执照副本(加盖企业公章)复印件,其中系统集成类软件企业需提供《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资质证书》(加盖企业公章)复印件;

(2)企业开发及经营的软件产品列表(包括本企业开发和代理销售的软件产品),以及企业主营业务中拥有软件着作权自主知识产权的有效证明材料;

(3)申请评估上一年度《职工人数、学历结构、研究开发人员数情况表》,上年度(2016年)12月份经社保部门签章的北京市(城镇)社会保险费缴纳通知书(企业实际经营年限不足一年的提供受理日上一月份对应材料);

企业如何申请双软认证

对于每一个想要发展得更好的企业,都不会不知道双软认证,因为双软认证能够给企业带来的优势实在是太多太多,不仅是在税收方面,还能够提升企业的形象。那么,能够给企业带来如此多好处的双软认证要怎样才能够完成申请呢?

双软企业认证条件:

1、在*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依法注册的居民企业。

2、年度具有劳动合同关系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职工人数占企业月平均职工总人数的比例不低于40%,其中研发人员比例不低于20%。

3、年度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企业销售(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其中,企业在*境内发生额比例不低于60%。

4、主营业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5、具有与软件开发相适应软硬件设施等开发环境。

6、汇算清缴年度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申请双软认证,企业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可不少,尤其是软件著作权申请,可能是其中花费时间比较长的一项了,所以想要申请双软认证的企业,请先着手准备软件著作权的申请工作,获得软件著作权之后,再去申请双软认证,避免申请被驳回。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企业注意,企业注册前五年申请双软认证,可以享受一个“两免三减”的税收优惠政策,这里面所说的两年和三年,说的分别是*初创后的五年中的前两年和后三年,也就是说,企业要是在注册六年后才申请双软认证,那并没有什么作用了。

所以,申请双软认证不仅仅要做好准备工作,还得关注时间问题,在*注册前五年,越早申请双软认证,所能够享受到的优惠政策也越多,所以,小编建议企业尽早做准备,尽早申请,从而获得更多好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qvip.com/html/8796301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