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滁州教育网,滁州教育局招聘考试时间
安徽省滁州市2021年春季网络教育报名流程是怎样的
如今升职加薪,考研,考职称,考资格证,积分落户等等都会学历挂钩,远程教育是近年来受到在职人士的喜爱。今天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安徽省滁州市2021年春季网络教育报名流程。
远程网络教育报名流程:
1、选择报考院校,专业,可以咨询当地教育部,高校授权的学习中心,了解清楚都有哪些院校在当地招生。
2、了解清楚后到院校授权的学习中心提交个人报名资料:照片,学历证书原件(专升本还需要提交学信网学历认证截图),身份证原件等。
3、参加入学考试:有所报学习中心统一组织安排考试。
4、录取查询:入学考试完成后,7-15个工作日可到所报院校远程教育学院*查询录取状态。
5、招生工作全部结束后,录取的学生会接到学习中心缴费通知,到学习中心交纳第一年学费即可。
6、平时学习:*登陆学籍账号进行学习,完成平时作业,平时考试,期末考试等。
7、学籍查询:学两个月后,根据学校规定,录取即可在*(学信网)查询学籍!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免费领取复习资料:**87dh*/xl/
滁州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院校
滁州学院是公办的。
学院简介:
滁州学院(Chuzhou University),位于安徽省滁州市,是安徽省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应急安全智慧学习工场(2020)”暨应急管理学院建设首批试点学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滁州学院前身是创办于1950年的滁州师范学校;1977年设立安徽师范大学滁县教学点(滁州分校);1980年更名为滁州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并定名为滁州学院。 2019年,学校正式被纳入安徽省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
截至2021年6月,学校占地面积108.9万平方米,有会峰、琅琊两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46.2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32.3万册,电子图书154.1万种;设有15个二级学院,62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130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06人、副高级职称267人,博士344人(含在读100人)、硕士791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567人。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2月,学校设有17个二级学院,62个本科专业。
文学与传媒学院: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新闻学、网络新闻传播
经济与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审计学、物流工程
数学与金融学院:
金融工程、经济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教育科学学院:
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科)、初等教育(专科)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外国语学院:
英语、英语(师范)、商务英语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车辆工程
音乐学院:
音乐学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含中韩合作办学2+2国际班)、环境设计、广告学、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地理科学、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土木工程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制*工程、应用化工技术(专科)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科学、园林
学科建设
截至2016年3月,学校建有一个省级重点学科;依托“安徽省热敏性物料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设立“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安徽省重点学科:应用化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5月,现有教职工117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89人、副高级职称232人,博士274人(含在读98人)、硕士737人。
师资队伍建设得到新提升。大力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推进“博士化”工程,不断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有效支撑学科建设。实施“双百”“双证”“青蓝”计划,提升教师“双能”素质。引进*级人才10余人。获批省高校领军人才团队、*省人才办Ⅱ、Ⅲ类引才平台各1个。认定“双能型”教师402人。1名教授作为全国基层科技工作者代表,应邀出席全国两院院士大会。1名教授入选*天山英才工程培养人选。1名教授入选我省第五批“特支计划”。学校高质量完成全国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金寨县农村宅基地调查和利用技术服务项目”,得到了国土资源部的充分肯定,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得到彰显。
教学建设
数据截至2019年5月,学科专业建设取得新成效。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通过新建、调整和改造,优化专业布局,培植应用型专业生长点,打造学科专业特色。学科专业转型被教育部评估中心推介为转型发展典型案例。“单一师专升本院校应用型学科专业调整建设路径的探索与实践”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地理信息科学、物联网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3个应用型专业获批安徽省一流(品牌)专业。拥有省级产业创新团队1个、滁州市“221”产业创新团队3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8个,获批设立院士工作站2个。地理学获批安徽省“双一流”建设国内一流学科(B类)。获*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项。1名教师入选“2014年*高被引学者”名单。
学校的油画作品《抗击非典》入选*“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废墟上的阳光》获得2008奥林匹克美术大会铜奖。
*级特色专业:地理信息科学
*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地理信息科学
安徽省特色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自动化、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新闻学
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网络工程、测绘工程、工商管理、食品质量与安全、地理科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学前教育、旅游管理、自动化
安徽省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应用型信息人才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滁州学院—安徽华塑盐(化工)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滁州学院—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共建化工实践教育基地
安徽省精品课程: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地理、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技能、计算机网络
安徽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古代文学、高等数学、J*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单片机应用技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GIS基础应用技能、大学物理、数据结构、旅游地理学、食品化学、教育心理学
安徽省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食品工程师计划、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卓越小学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机械工程师培养计划、卓越国际商务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安徽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地方性高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区、卓越工程师计划、地方性高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
安徽省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综合训练中心、食品实验实训教学中心、测绘实验实训中心
安徽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网络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地理信息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教学交流
截至2016年3月,学校与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马来西亚、*、香港等*和地区的高校建立联系,互派教师做访问学者。与美国布里奇波特大学开展了“4+1”硕士培养,与美国科罗拉多理工大学开展了教师培训项目。与马来西亚城市理工大学举办了“6+7课程”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项目,与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举办了交换生项目,与韩国韩瑞大学、韩国湖南大学联合举办了“3+2”、“4+2”以及视觉传达设计专业“2+2”、公费交换生等校际合作项目,互派留学生。
学校荣誉
2010年,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2011年6月,获2010年度“全国高校节能管理先进院校”。
2011年11月,被评为第九届“安徽省文明单位”。
2011年12月,获第三届全国文明单位。
2011至2014年度,连续四年获得省教育厅节能工作考核“优秀”等次。
2012年2月,获2011年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2011年12月,获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三批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014年,获全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2014年,入选安徽省第一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2015年2月,获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
2020年11月20日,入选“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名单。
2020年12月25日,被*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促进奖”。
2022年2月,选入2021年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16年3月,学校建有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校级研究机构8个;建有安徽省大学生思想动态分析研究中心、滁州市食品加工研究院。
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安徽地理信息集成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淮分水岭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热敏性物料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校级研究机构:地理信息技术研究所、化工技术研究所、滁州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工程中心、物联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地理国情与区域环境研究所、皖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所、凤阳花鼓音乐研究所
科研成果
截至2016年3月,学校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187项,厅(市)级科研项目572项;与企事业单位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318项,获得*授权专利265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705篇,其中被SCI、EI检索304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74部。
“植物蛋白挤压组织化技术研究与推广”获得“*农业科技奖”二等奖,“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及相关类群的系统进化研究”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WDX60特大比表面积吸附树脂研发”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小地老虎性信息素的鉴定及相关生物学研究”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6年3月,学校图书馆纸质藏书114万册,电子图书92万册。截至2013年6月30日,学校图书馆拥有电子图书72.79万册,中外文报刊1980种,收藏有清华同方《*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优秀硕博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法规大典》、《SpringerLink》、《Ebscohost》《银符考试模拟题库》、超星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的电子图书以及自建的特色数据库《吴敬梓研究专题数据库》等20余个数据库。
学术期刊
《滁州学院学报》为综合性双月刊,逢双月月末出版,是经*新闻出版署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1982年创刊,是“*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
《滁州学院学报》每年1、3、4、6期刊登社会科学研究类学术论文;2、5期刊登自然科学研究类学术论文;开设“江淮分水岭研究”“皖东文化研究”和“皖东发展研究”三个特色栏目。
2009年学报被安徽省教育厅和新闻出版局联合评为优秀学报;2010年荣获全国高校社科学报优秀期刊称号。
文化传统
校徽校名
“滁州学院”四字系郭沫若先生书法字体。郭沫若曾于1964年为滁州学院前身“滁县师范学校”题写过校名,“滁”“学”二字均源自其中;“州”“院”二字均选自郭沫若的其他书法手迹。
滁州学院校徽以“滁”、“U”(University的缩写)和“1950”为基本元素。
篆字“滁”为核心,呈现了滁州学院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旗帜的形制,代表着滁州学院团结进取、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盾牌的形制,承载了滁州学院人知难而进、敢为人先的奋斗精神。奖杯的形制,抒发了滁州学院人崇高的集体荣誉感和不断创新的卓越情怀。结构精密的芯片形制,象征着滁州学院科技与人文并举的时代风范。
校名“滁州学院”采用郭沫若的字体,突显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1950”字样标志了滁州学院人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奋斗历程。中英文有机融合的方式,体现了滁州学院国际化办学的豪迈姿态。
校徽呈现开放形态,展示着滁州学院人海纳百川的胸怀。汉字“滁”中的山、水、人的元素,描绘了滁州学院依山傍水的美丽校园,阐述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务处入口
一、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务处入口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务处入口为 *jwc.czcvc*,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滁州城市职业学院简介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国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前身是凤阳师范学校,始建于1908年。2010年、2014年*级重点中专学校滁州卫生学校和滁州艺术学校相继并入学院。
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学院曾先后荣获“全国百所先进师范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红十字模范校”、“安徽省一类师范学校”、“安徽省优秀师范学校”、“安徽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教育部“*西部教育顾问单位”、安徽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安徽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自2000年以来,学院连续8次获评安徽省省级文明单位。
区位优越、环境怡人。学院坐落于*五A级风景区琅琊山脚下,北与千年名亭醉翁亭隔山相望,南有中央湖、花博园,西侧紧邻长城影视基地,区位优越、环境优美,是读书治学,涵养德性的佳地。学院规划总占地1127亩,建筑面积35万㎡,目前已建成占地785亩,建成教学、实训、图书、行政中心等,建筑面积23万㎡。
办学定位、发展理念。学院以文化教育类和卫生类专业为主体,大力发展城市服务类专业,立足皖东,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力图建成安徽乃至全国具有鲜明特色和竞争力的高水平高等职业学院。学院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任务,把改革创新作为学院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把办出特色作为立院兴校的战略重点;把提高质量作为学院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设备先进、资源丰富。学院拥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72个,馆藏图书34万余册,电子图书51万多册,数字资源总量达9580GB,还拥有省级普通话测试站1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2个,*级职业技能鉴定站1个。
专业优秀、结构合理。学校现设有五系两部,即:教育系、管理系、护理系、医学系、艺术系、基础部、思政部。开设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早期教育、音乐教育等教育类专业,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技术、*学、医学美容技术等医学类专业,会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高铁乘务等城市服务类专业。其中,学前教育、护理和小学教育等3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
师资雄厚、育人卓著。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教职工428人,硕士学位以上207人,博士生2人,高级职称以上99人,双师素质教师133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安徽省优秀教师1人,市师德先进个人3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省级教坛新秀8人。学院建有实验实训室218个,面积3.7万平方米,设备值3369万,为学生提供模拟环境、实施情景教学。学生在安徽省师范生技能大赛、护理技能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重要赛事中多次获得金奖、一等奖,银奖,2018-分别荣获全国护理技能大赛三等奖、二等奖,近三年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智慧校园、服务社会。学院以智慧校园建设为抓手,推进实施无线wifi全覆盖,实现了电子办公OA系统、学生工作业务系统、“一卡通”校园系统、图书馆管理、青果教务管理系统全面对接,信息化建设卓有成效。学院普通话测试站年均培训、测试3000余人次,另设旅游文化研究中心,为滁州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当前,学院秉承“文明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恪守“修德立身,精技立业”的校训,弘扬“尚德启智,敬业爱生”“勤学明理,慎思笃行”的教风学风,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深入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全面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师资队伍提升、社会服务提升、文化校园提升、管理创新等五大工程早日实现,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宿舍条件,宿舍几人间环境好不好(图片)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怎么样评价排名好不好(10条)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录取通知书,开学时间,入学考试指南军训宿舍条件转专业政策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学费标准多少,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各专业学费标准设置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怎么样学费标准和宿舍条件好不好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开学时间入学指南及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查询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宿舍条件,宿舍图片和环境空调及分配方法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录取分数线及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到(查询)
安徽滁州城市职业学院自主招生拟录取名单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招生专业排名和专业前景介绍
本文链接:http://www.cyqvip.com/html/8796277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